阿里前端六面面经水文

背景

年前决定放弃创业项目,就开始各厂投简历刷面试(说得好像投了很多一样)

目前所有面试都结束了,比较早拿到 Shopee 的 Offer,然后因为华为面试流程太长又一直不回复,我就果断拒绝了。

最近通过了腾讯 WXG 的 面试,是否会去还得观望下,后面写个腾讯七面水文。

疫情期间宅在家,顺手把阿里的面试流程走完了,虽然没得 Offer,还是想记录下来,没准可以帮到一些同学。

聊聊岗位和部门

为啥是前端?

讲道理我应该是比较擅长后端开发,同时对 Docker 比较熟悉,为啥我会投前端呢?

这个问题嘛!如果有留意我的博客,应该对我开发的「AI Pocket」小程序和相关开源代码有了解。

是的,没有错!就是因为这个项目,给我带来了一点点流量。前端智能的两个小伙伴先后通过我的 GitHub 项目联系上了我,给我安利了一波「前端智能」的前景。

然后,我就吃了这颗安利。

部门怎么样

按照部门小伙伴的介绍,应该是国内做前端智能的 Top1 组,业内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。据小道消息透露有周末双休,所以工作时间应该是 995 吧。

作为一枚见多识广的码农,我是选择相信一半的,所以我也有尝试了解它们的开源产品 ImgCook 和 PipCook。

如他们所述,ImgCook 能够极大的减少前端的工作量,直接识别设计稿并转换成前端代码,只需要点点改改就能「上线」。

如此说来,确实是一个好产品。然而,做过人工智能相关项目的码农应该清楚,一个算法或者模型要实现高准确率,往往要限定在具体的领域中,对于 ImgCook 而言,也是如此。

我拿一个常规页面亲自测试过 ImgCook,效果比较一般,或者说没有效果。通过其他面试官了解到,ImgCook 目前在电商的商品列表、商品详情页的效果比较出众,其它场景则需要较多人工干预。

至于 PipCook 的发展我也不好评价了,机器学习常规流程的每一步都没少,只是减少了前端学习 Python 的成本。未来发展,还是得看生态吧。

面试二三事

电话一面

内推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,我收到了来自阿里的电话一面。

大概可以说毫无防备的电话面试,因为当时我应该是刚面了另一家公司,躺在床上刷题,准备当天晚上的腾讯面试。

一面主要考察前端基础和机器学习基础,还聊了聊做过的项目,总体难度不大。有个小插曲,当我提到奶油葡萄的日均请求量时,对方是有点惊讶的。

聊到机器学习时,问了常用的神经网络模型,也有问一些传统的分类和聚类方法,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问了个余弦函数的导数(考察内容确实很基础)!

电话二面

大概是一周后的某个晚上,电话显示一个来自杭州的未接来电,被标记为「广告推销」。本来想着打回去问问的,后面给忙忘了。

直到去深圳面 Shopee 的那晚,再次接到了来自杭州的来电。当时在路上不方便面试,就约了当天晚点再面,我也好准备纸笔面试(个人习惯于面试的时候在纸上写写画画)。

二面面试官主要考察机器学习的内容,围绕简历上的机器学习相关的项目展开考察。由于我最近挺久没看机器学习的资料了,多少有点生疏,在介绍一些模型时有些卡壳,感觉印象不是很好吧。

项目考察完之后,大概有聊到这个岗位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。印象中我有说到「如果是纯前端的工作,我应该不会考虑」,所以面试官后面有给我的面试评价是「意愿不强」。

快结束的时候,面试官意味深长地说「来阿里和创业的状态会很不一样,创业自己是老板,来阿里就有老板了」。听完这句话,当晚总有种奇怪的感觉。

电话三面

那天,我从公司收拾家当准备下电梯的时候,接了个来自杭州的电话。

来电是我的内推人,因为是内推人,所以相对其他几个面试官而言,对我的履历比较了解。加上二面「意愿不强」的评价,所以这次面试官除了考察项目之外,更主要是来「安利」和了解我的求职情况的。

电话四面

应该是阿里年后开工第一天,杭州的电话再次拨入。这次面试是交叉面,直白的说法就是兄弟部门的组长级别的人来面试。按理来说是两个人面我一个,但是因为疫情不方便,所以就改成一个人面。

这次面试依然是就着简历上的项目在问,然后就是问职业规划之类的,总体感觉也还好。

钉钉五面

四面结束当晚,HR 电话联系了我,约第五面的时间。

第五面是 Boss 面,比较重量级的人物,后悔没有多问几个问题哈哈。

感觉级别越高的人,越不会去问基础和细节。这次面试也差不多是问问项目、问问创业的体验和收获,只要项目是认真做过,对生活有思考的人,应该不会觉得很难。

面试过程中,有问到对 BERT 的理解,感觉没答好。我是从深度模型的不可解释性及网络参数数量去阐述了 BERT 的优势之处,其实可以从 BERT 的 Transformer 机制和注意力机制去解释。But,谁让我把 BERT 也忘得差不多了呢哈哈!

插句嘴:我这个人的优点是学得快,缺点是忘得快。

补个笔试

五面完之后,内推人给我补了个笔试,用 JS 实现一个算法。

算法题原题稍微有点绕,我梳理之后是这样:给出一棵二叉树,请找出树的每一层最右边的节点的值,按层级顺序组成数组并返回。

题目不难,广度优先遍历,每一层取最后一个元素即可。我先是用 Python 的语法写了个大概,然后再换成 JS 实现,大概 20 分钟就写完提交了。

钉钉六面

五面结束之后,有请大佬帮加速下流程,所以隔了一天就进行第六面,也是最后一面。

最后一面是 HR 和一个技术大咖一起面试,技术大咖考察方式基本和第五面一样,HR 就是聊工作经历、工作意向多一些,也会聊一些个人感觉比较空的话题,比如「从这个项目你有没总结出一些方法论,可以用到其它项目上」。

尽管个人不喜欢这种「官腔」,但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呐,那就还是「该配合你的演出我尽力配合」吧!But,总体而言,HR 面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,还是比较随合的。

有缘无分

两天过后,收到面试体验调查短信。嗯,我知道是不会给 Offer 了,HR 给我的答复是比较官方的「经评估不匹配」。

不匹配还内推我,还要面试那么多次,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是不信的。所以我做了几个大胆又合理的推断:

  1. 我太菜了.jpg
  2. 刷内推和面试 KPI
  3. 我面试表现不积极,表现出「意愿不强」
  4. 计划的级职待遇相比我已有的 Offer 没有竞争力

来了深圳之后,接到两个来自阿里其它部门的电话,说我之前面试评价还不错,问我是否还考虑阿里。

我当然是回绝了,我都快安顿好了再联系,现在给 P7 我也不想去了啊(反正也不会给 2333)!

随便聊聊

唔,曾经有那么一两天,我觉得可能要去阿里修福报了,甚是纠结。

第一个纠结的点是城市,选择杭州就意味着又要「北上」了,和我的「南下计划」冲突了昂!而且杭州是一个夏热冬冷没暖气的地方,冬天该下雪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,对于一个习惯在西安暖气房里看雪的人,有点过于刺激了吧!

第二个纠结的点是方向,虽然前端智能确实是前途光明,但是路还很长,担心部门产品沦为 KPI 项目。

不过,这样的结果也好,我就好好在南方浪吧浪吧浪!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