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腾讯离职是一种什么体验(下)
2022 年 5 月 24 日,星期二,阴转小雨
腾讯是一家好公司,微信支付是个好平台
不过,我最欣赏的还是 38 楼的金钱蛋炒牛肉
Last Day
早上退了电脑,下午还了工卡,领了离职证明,还在 KM 研究离职 FAQ 时,突然提示账号需要登录却怎么也登录不上……
过去的两年
迎难而上
独自维护一个被频繁使用的历史项目是一种什么体验
体验一、频繁救火
处理企业微信/工位电话轮番轰炸是家常便饭,面对各种咨询和问题排查需求,常常需要处于多线程高负荷运行模式。
还会偶尔接受到来自一线开发「你这个系统早该淘汰/重构了」的挑战,以及「今天的问题是因为被 XXX 平台坑了一波」的甩锅。
除了身体上的累,内心也一直有种「工作永远都没有结束」的焦虑感。
体验二、债务清偿
随着技术和规范的演进,野蛮生长时期留下来的技术债务总要有人来还,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我这个现任的肩上。比如数据库连接规范改造、PHP 业务上云、开发框架重新设计等。
渐入佳境
Each coin has two sides
有时候,维护一个使用者众多的历史项目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:
由于要经常排查疑难杂症,需要熟练掌握基于 Linux/Docker 的问题排查方法,也必须花时间了解公司/部门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实现原理,比如监控上报、日志上报、服务发现、故障屏蔽等。当然,还有 PHP 生命周期、扩展编译及 core 问题溯源等。
另外,由于接触到的都是一线的业务开发,维护者更清楚一线开发的痛点和诉求,然后打造出更好用的开发框架和平台。
还有就是,作为这样一个平台的维护者,会在组织内部有一定的知名度(哪怕是骂名)。
心生疲惫
日常救火的工作模式令人烦恼,尤其是看到其他开发做一些小而美或者参与到大而全的新项目(利于晋级)时,那种沮丧感更加强烈。
组织内外对 PHP 技术栈的一种「不积极态度」,让人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代入成「孤军奋战的炮灰」,不过我还没有那么无私 —— 愿意牺牲个人帮他人完成人生目标。
腾讯是家好公司
Pros
不管资本家是出于什么目的,腾讯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把员工照顾得很好,而员工只需要好好工作。
- 上下班有班车接送
- 早中晚餐有食堂供应,而且早晚两餐免费
- 办公大楼内还有健身房和淋浴间
- 电子设备有 IT 同事专门支持
- 还有专门的户政同事协助解决落户、购房等大小事
- ……
除了这些硬件配置,鹅厂的瑞雪文化也做得很不错,在道德、礼仪、职业操守等方面规约员工行为,引导大家和谐相处。在「阿里味」已经成「贬义词」的当下,腾讯的「瑞雪文化」确实还不错。
Cons
部门多了之后,在公司标准执行的一致性方面,似乎有点令人唏嘘。其中之一便是脉脉上讨论热度最高的定级定薪问题,比如培训班应届生 siza 事件。
既然说到脉脉,就再扯一下脉脉上另一个热门关键词「嫡系文化」。身处「嫡系文化」氛围浓重的组织时,如果不能想办法加入,那基本上如同打入冷宫的存在了。很庆幸自己虽然没喝到嫡系文化的汤,但也不算吃过其中的亏。
另外一个感触较深的就是「甩锅习惯」问题,当然这只是个人感受,可能并不适用于他人,就不展开了。
支付是个好平台
WXG 是腾讯的头部事业部之一,由于张小龙向来喜欢小团队作战,所以事业部的人员增长比较克制。相比于其它事业群,在这里能更直接到感受到高层的一些决策思路。比如,小龙偶尔会在工作日的下午搞个线上直播,和大家一起聊天。
微信支付作为国民支付工具,其业务所依赖的各项基础设施在安全、稳定等方面要求很高。所以在这两年里,我还是有学到不少最佳实践,包括但不限于 DDD 的思想与落地、领域建模方法和工具、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发现/鉴权/监控告警等。
在「低代码」思想主要在 UI 战场发挥作用的时候,微信支付已经开始用低代码思想来构建研发流程和工具。用工业化、流程化的思维做软件开发,尽管会抹杀业务开发的一些创造力,但某种程度上却可以大幅提升研发效率,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
关于内卷
两年前,脉脉上微信支付的口碑可以用好评如潮来形容,而现在基本上成了「内卷」的代名词。
老板们认为「不卷」,因为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,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好,远没达到「无效内卷」的境地。
而员工们认为的「卷」却在于,在蛋糕无法做得更大的前提下,即使把这些「有价值的事情」做得更好,个人收益提升也不明显。
对于个人而言,我并不关心卷或不卷的定论,我介意的是个人劳动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报酬,以及是否有获得了某些成就感。
未来计划
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
两年鹅厂打工之旅暂时告一段落,鹅厂打工仔们江湖再见!
未来,我想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,感受一下这座有人吹捧上天、也有人频繁劝退的城市。
To Be Continued…